芒種,是農家最忙的時節,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有:
五月節,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。此時節意味著大麥、小麥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,可以采收脫殼入倉了。晚谷、黍、稷等夏播作物也正待播種,芒種是農家最忙的季節,田里鄉下隨處可見農人忙碌的身影,故此時節被稱為“芒種”
田野星光微芒
池上清荷淺蕩
庭前鶯飛草長
蟬鳴聲起
蛙語連連
春去夏來
今日,芒種
芒種三候
一侯:螳螂生
螳螂是一種草蟲,靠飲風食露生長,螳螂喜陰,芒種時節,陰氣滋生,陰氣生,則螳螂出。螳螂以蟬為食,又叫殺蟲。還有叫螳螂為天馬的,因為它跑起來如馬一樣迅捷;嘡啷兩只前足像斧頭一樣,因此又名斧蟲,它在深秋產后代于林木之間,一個殼中有上百的卵子,芒種到,小螳螂便破殼而出。中藥中有一味藥叫做桑螵蛸(讀桑標稍,均是平聲),即螳螂的卵殼。
二:鵙始鳴
鵙(讀局,上聲),鵙乃百勞鳥?!侗静荨分杏涀霾﹦??!吨熳印访献⒅?,也稱鵙為博勞,并說鵙是惡鳥,屬于梟一類的禽類。惡鳥論中說:百勞鳥在五月 中開始鳴叫,發出鵙鵙的聲音,因此以鵙命名這種鳥。
三候:反舌無聲
《注疏》一書中,認為反舌是蛤蟆。因為蛙類舌頭舌尖是向內的。未到芒種時,蛤蟆在叫,一到芒種,就聽不到蛤蟆的叫聲了。為何五月初能見到蛤蟆,之后卻看不見其身影。因為螳螂、鵙都屬于陰類生物,只要感覺到輕微的陰氣便會出聲或鳴叫;而反舌屬陽類生物,感覺到陽氣就會發出聲音,一感覺到細微的陰氣就不叫了。
(文章部分圖源網絡,告知即刪)
芒種,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,亦為夏天的第三個節氣。
芒種時節,小麥覆隴黃,正是農人忙著收割、加工、售賣麥子的季節,民族也會在這個時候采購挑選其中長勢優良,顆粒飽滿的小麥進行收儲,也會將儲藏近一年的陳年小麥制成麥曲,進行新一輪的醬酒釀造。
醉時詠麥芒,醒時聞酒香,芒種,夏來,歲月無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