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人,你憑什么自信?
當你穿梭于各大酒展同旁人談笑風生時,亦或是在酒宴上與旁人推杯換盞之時,是否會想起一個問題:民族人,你憑什么自信?
民族的自信,基于她的歷史。千年的醞釀,三十八年的歲月,七十六載春秋,在前進的路上撰寫著踏實的印記。
民族人的自信是在求實的道路上,從來不來源于大而空泛的口號,而是實實在在基于每一個品牌、每一瓶醬酒,每一款產品所承載的在原料選購,釀造工藝,產品理念和權威機構每一份認證、每一份授權的自信。民族的自信存在于每一滴認真的汗水,每一罐寂寞的矗立,每一鏟重復的翻播,每一腳均勻的踩壓。
八家子公司、6個生產釀造廠區
618 口窖池,老窖池占比85%。
6大生產釀造廠區具有10萬噸儲能,
大型不銹鋼酒罐儲能8萬噸,陶壇儲能2萬噸,
年產6000噸優質醬香酒的產能。
為什么強調老窖池占比?因為醬酒窖池越老出酒的品質越好,這就是自信的根本。窖池使用的時間越長,酒糟、窖泥互相作用,池中的微生物菌群不斷地生產繁衍,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微生物群落。糧食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,進行分解、發酵,散發出糧食的香味,當窖池中微生物的種類數量越多,糧食的發酵也就越好,由此蒸煮出來的白酒也就越香醇。
原料賦予醬酒生命,民族酒業所使用的釀酒原料只使用產于茅臺鎮的紅纓子高粱,俗稱紅粱。在茅臺鎮特有的水分、土壤和氣候環境下種植,所釀造出的酒醬香純正,風味十足。這也是茅臺鎮醬酒為什么具有不可復制性、有地域標識和核心產區的原因之一。
踏實的自信,來自于對原料的認知,醬酒釀造的原料紅粱不同于其他地區的高粱,它顆粒堅實、飽滿勻稱、粒少皮厚耐翻烤能經受多次蒸煮,當地人稱其為“沙”。正是由于紅高粱有了這些特性,才能成就坤沙醬酒靈魂工藝:九次蒸煮,七次取酒。
品質的自信,源于民族醬酒嚴格遵循12987古法傳統工藝,“一年生產周期”“兩次投糧”“九次蒸煮”“八次發酵”“七次取酒”。 中國人不管干什么事都講究陰陽平衡,陰陽協調,有陽就要有陰,有陰就要有陽,釀酒當然不例外。醬香型白酒除了12987工藝外,其實還有另一個神秘的工藝,即“陰陽發酵”。
醬香型白酒在八次發酵過程中,不僅要通過大曲入窖池進行糖化和發酵,而且還要通過在攤晾場堆積來網羅空氣中的微生物,提高糖化發酵和生香能力。所謂堆積,就是將糟醅蒸過后,放在地面攤晾,然后拌曲收堆,通過高溫堆積發酵。堆積發酵是傳統醬香型白酒區別于其他香型白酒的重要工藝,沒有堆積就沒有傳統大曲醬香型白酒。
傳統上人們將在地面上的堆積發酵稱為“陽發酵”,在窖池中的發酵稱為“陰發酵”。陰陽發酵是不能分開的,唯有陰陽平衡、和諧共生,才能釀出有特點的傳統醬香型白酒。
從內而外的自信,源于文化的自信。民族醬酒力求每一個工藝環節都做到極致,同樣,在產品設計上也不同凡響,民族酒業的產品設計將傳統文化與醬酒文化相結合,在醬酒中注入文化基因,讓簡單的一杯酒,在時間的沉淀中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,民族醬酒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。
從只選用茅臺鎮本地產的高品質紅纓子高粱,到嚴格遵循12987釀造工藝,繼而在產品設計中注入文化基因,民族醬酒從原料到工藝,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,竭盡誠意的自信。
民族醬酒誠在原料,細在工藝,注重文化,聚焦品質,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消費者,好品質來源于高要求,民族醬酒杯盞之間,盡顯自信。
這就是民族人的自信,不懼放大與比較,用真本事,真實力,真品質說話!